很难想到,一针一线,竟能绣出“青铜器”,绣出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刀一剪,也可走遍四方,嫁接出新“生命”;一把看似普通的修脚刀,却能“修”出一条产业链,成为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在三秦大地上,“千阳绣娘”“杨凌农技师”“紫阳修脚师”“吴堡挂面匠”“安塞腰鼓手”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犹如璀璨星辰,点缀着每一寸土地。这些品牌深深植根于人文、旅游、民俗、美食、家政等多元行业之中,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他们以勤劳为笔,智慧为墨,在各自领域内绘制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一针一线,绣出一片天
“刺绣技艺在我们家可以说代代相传,从我太姥姥那一辈起,她就会绣日常所需的枕头、鞋垫等生活用品。随后,这份技艺传给了我奶奶,如今78岁的她,还时不时拿起针线绣点小物件。再下来,这份技艺又传给了我姑姑。现在,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成为了家中第四代刺绣传承者。”
“在陕西省2024职业技能大赛的激烈比拼中”,宝鸡市千阳县90后绣娘王莹莹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全省严格筛选出的20余名参赛者中崭露头角,荣获了手绣工类别的金奖。这一殊荣不仅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西秦刺绣这一古老技艺的浓厚兴趣,也让“千阳绣娘”这一群体走 进大众视野。
王莹莹是“千阳绣娘”群体中年轻学员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便投身于西秦刺绣的学习中。7年时间里,她紧随姑姑兼师傅王秀萍的脚步,精进自己的刺绣技法。
而王秀萍,在千阳当地可谓是妇孺皆知。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的传承人之一,她自小便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技艺,至今,刺绣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农耕社会基础上孕育而生的西秦刺绣,其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风情,艺术表现形式也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诞、祭祀、节庆等各个领域,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当地人介绍,西秦刺绣技艺主要靠“母传女,婆传媳”代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递,因此也被誉为“母亲的艺术”。
儿时的王秀萍,便跟随母亲学习西秦刺绣技艺,对于简单的刺绣小件,她早就驾轻就熟。16岁那年,她正式拜师学习刺绣。由于悟性高、灵性好,很快她便能绣出让师傅满意的作品。后来在成长路上,她也曾几经周折,做过服装生意。
2004年,千阳县大力发展刺绣产业,为热爱刺绣的王秀萍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她搭绣架,招员工,正式开启创业路。
2008年,“西秦刺绣”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激起了王秀萍的工作热情。不久,她创立了“秀萍绣庄”,全身心投入到刺绣事业的发展中。
2011年,千阳县职业中专开设了民族刺绣专业,并特邀王秀萍担任刺绣代课教师,自此,她和她的“秀萍绣庄”一同走进了校园。
十数年如一日,王秀萍深深沉浸在西秦刺绣的世界中,年复一年地精耕细作。她远赴苏州,认真学习苏绣的细腻与委婉。参加各种刺绣大赛,博采众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同时还潜心教学,致力于让这项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
在西秦刺绣的多种针法中,王秀萍尤其擅长“西秦仿真刺绣”。她的作品巧妙融合了刺绣的线条与纹理、书法的运笔与结体,以及绘画的色彩与光影,在众多作品中独树一帜。其中,《五牛图》《丝绸之路》《国色天香》等作品,不仅被各界人士视为珍宝收藏,还被选作国礼赠送,更有不少远销国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她巧妙结合宝鸡作为青铜器发源地的历史背景,创作出了一幅名为《何尊》的手绣青铜器作品。该作品形象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地展现了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王秀萍担任千阳县秀萍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职,以刺绣为媒,引领绣娘们共同创业。自2012年以来,已引领周边地区310名妇女投身刺绣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元。同时,她还兼任千阳县职业中专特聘刺绣教师,致力于刺绣人才的培养,累计培训学生及家长近千人,成功将非遗刺绣文化引入校园。
千阳县刺绣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在外工作的王海燕。2009年,32岁的王海燕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加入到刺绣产业发展中。当时,她心中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能陪伴和照顾家中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二是想将自己熟练的电脑绣花技术用于推动家乡的发展。
千阳县刺绣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在外工作的王海燕。2009年,32岁的王海燕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加入到刺绣产业发展中。当时,她心中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能陪伴和照顾家中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二是想将自己熟练的电脑绣花技术用于推动家乡的发展。
回乡后,王海燕和丈夫共同创立了千阳县金达莱刺绣合作社。她一边拜访老艺人学习传统技艺,一边深入市场调研。总结经验后,她巧妙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传统风韵的刺绣产品,并通过网络电子平台打开了销路。
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等一件件精美刺绣作品,不断吸引客商问询。还有许多直接通过网上工厂主动联系到她,销售十分火爆。2020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成为千阳家喻户晓的创业明星。十多年来,合作社带动就业500多人,为村里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年创收达1200余万元。
村村建绣坊,家家有绣娘。刺绣虎头枕上邮票、上春晚,虎头帽走红冬奥会……刺绣在千阳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成为群众致富的产业。如今,“千阳绣娘”作为省级劳务品牌,目前已开发出50多类200多个产品,1万余人在刺绣产业链中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增收。
千阳县县长张湛林在采访时说道:“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也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群众基础非常好。为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好、发扬好,我们一方面抓市场培育,一方面抓人才培养,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把西秦刺绣产业打造成助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他表示,今后千阳将全力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劳务品牌建设过程中,千阳县每年培育千阳绣娘1000人次,涌现出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2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技术能手7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1人,带动1.2万人从事西秦刺绣产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千阳绣娘’被评为市级、省级劳务品牌。”千阳县人社局局长王陆平介绍。
家有绣娘,金玉满堂。如今在千阳,指尖技艺已转化为指尖经济,西秦刺绣带动了上万名群众就业创业,成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刀一剪,嫁接起就业新希望
“我从1990年起就开始从事嫁接工作,一直干到现在。你在网上搜索‘杨凌铁娘子嫁接队’,就能找到我们的相关信息……”64岁的赵亚利一谈起嫁接工作来,自信满满。
在2024年陕西特色劳务品牌展示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现为杨凌铁娘子嫁接队队长的赵亚利。她和队员们穿着统一服装,向参观着展示嫁接技能。
杨凌人力资源中心市场负责人介绍,杨凌得天独厚的科教优势和密集的技术交流活动,使杨凌培养出了一批批擅长农技服务的“土专家”“乡秀才”和大量从事嫁接服务的“铁娘子”“红娘子”,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将农业技术服务带到全国各地。
赵亚利就是一名“杨凌农技师”。从1990年前后开始接触嫁接,到2013年成立工作队,几十年时间里,她不辞辛劳,率领团队赴全国各地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不断“接单”。
“有一次在新疆,我们30多人接了一个百万元订单,这也是目前我们做的最大订单。”赵亚利自豪地说。由于她们娴熟的技艺,嫁接树苗的成活率基本达到98%,最快一个人34分钟能嫁接200多棵树。要是干得好,在新疆一天能挣800元。
就是这一批批身着统一服装、统一标识,还享受统一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的“铁娘子”,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干活干出了底气。
“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统计,这些妇女在嫁接这方面,每年收入基本都在5万元左右,有的还可以达到8万元。3000多个会员,年收入合起来接近一个亿。”杨凌示范区果树协会会长张晓安介绍。
据介绍,目前“杨凌农技师”劳务品牌已累计引领1.4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年人均收入高达5万元。该品牌年均创造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共计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更是达到了7.2亿元。每年提供劳务服务约2.8万人次,为各地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等提供包括果蔬嫁接、疏花疏果、植保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在内的多项专业服务,成功树立了杨凌农业技术劳务输出的品牌形象。
在陕北延安,一群身着印有“吴起剁荞面”字样服装、头戴厨师帽的“娘子军”们,活跃在各大县城中。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大型活动,她们总能适时登场,大展厨艺,烹制出地道的吴起剁荞面来。
“我们主要接待红白喜事的宴席服务,十几个精通这项手艺的吴起剁荞面手,可轻松满足1500余人的用餐需求。”说话的是来自延安市吴起县的吴起羊肉剁荞面师崔渊萍,她从2018年开始学习“剁荞面”手艺到现在,手法愈发快、稳,已从一名学员成长为培训老师。从她的朋友圈里,能看到众多学员一同剁荞面的画面,场景十分壮观。
延安市就业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的八年间,吴起县积极将技能培养与就业创业相融合,逐步打造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吴起羊肉剁荞面师”。2023年该品牌被正式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
崔渊萍所在的团队为吴起羊肉剁荞面服务队。目前,共有13支服务队,成员768人。他们主要为县域内及周边内蒙古、银川、甘肃、西安等地提供红白宴席所需的剁荞面服务,人均每次收入约280元,年收入达5万余元。目前“吴起羊肉剁荞面师”这一劳务品牌,已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就业6000多人、市场经济效益为2.45亿元。
吴起县劳动就业中心主任王炬堡介绍:“我们在学员技能培训中,将‘培训 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贯穿始终,一是实现‘订单式’用工,二是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三是协助创业学员筛选店面,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吴起羊肉剁荞面这一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树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
关于劳务品牌,陕西涌现的故事持续不断。
“阿姨的事都是大事,阿姨的事都是急事。”来自渭南富平的许静,大学毕业后放弃稳定的教师工作,投身家政行业。经过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后,她掌握了国内先进的家政理念和技能,并返回家乡创建了富平县艺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十年间,她所在的企业培训了超2万名的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员,用行动照亮了企业员工的就业路。2022年,许静作为“富平怀德家政师”劳务品牌的引领者,荣获了“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
“富平怀德家政师”是渭南富平倾力打造的省级劳务品牌。近年来,富平通过实施“技能培训 德育培养”的综合性模式,持续增强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并深化他们“以德服人、以情暖人”的服务意识。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带动2.5万人实现就业,年创劳务收入高达13.5亿元。
此外,在陕北榆林,吴堡县唱响“小挂面、大产业”的合奏曲。作为吴堡县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吴堡挂面匠”获评2023年陕西省劳务品牌,这也是榆林唯一入选的省级劳务品牌。目前,吴堡挂面产业从业人数近3000人,有13家挂面企业和100余户挂面生产户,2023年总产值近亿元。“吴堡挂面匠”为当地人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好机会,成为助推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品牌化发展、壮大富民产业的“金字招牌”。
在陕西,还有“蓝田厨师”“凤县麝工”“淳化饸饹师”“旬阳建工”等近百个劳务品牌。
记者从陕西省人社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劳务品牌97个,培育劳务品牌引领单位110余家,带动品牌产业中小微企业2000余家,吸纳劳务合作机构3000余家,带动就业创业220万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亿元。
如陕南地区的“紫阳修脚师”劳务品牌,培育修脚企业130余家,全国各地开办修脚店2.3万家,累计带动就业超过15万人,占到紫阳全县产业规模的近60%;“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扩展面食产业,延伸为集种养、物流、餐饮、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近10万人就业创业,占岐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58.9%;陕北地区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培育了众多“非遗类”特色劳务品牌,如“安塞腰鼓手”累计带动就业创业4800余人……
如今,陕西已全面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到“十四五”末,全省将培育10个以上全国知名劳务品牌,认定20个以上省级、40个以上市级、100个以上县级劳务品牌,力求实现“一县一品牌”的全面发展格局,从而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劳务品牌建设所带来的实惠与机遇。